东森企业集团

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配餐点应早早防范

发布日期:2023-03-10 17:30:34浏览次数:

冬春交际,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已进入发病高峰期。作为集体供餐单位,应该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


阻断病毒传播,建议配餐点这样做


   疾控专家介绍,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水,接触受污染的手、物品或用具,接触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引起传播,也就是一人感染,成群遭殃。


对于食堂来说,诺如病毒污染食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原料污染,学校选购的生鲜蔬菜、瓜果有病毒附着于表面。


2、食物加工,学校食堂中携带诺如病毒的食品从业人员裸手接触食物时,可造成食物污染。


3、食物运输,学校食堂在分发食物到教室的途中受到诺如病毒污染。

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配餐点应早早防范


食堂应如何做好防范和阻断工作呢?


对于食源性预防,不妨这样做:


1、食堂要督促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处理食物前和如厕后须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避免裸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


   水果蔬菜加工前要清洗干净,最好供应可剥皮水果。加工制作器具要生熟区分,餐用具消毒要到位。


2、根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庞星火发布的《学校食堂疫情防控指引》,学校食堂要落实健康监测制度:


每日对人员上岗前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做到日报告、零报告。

当从业人员出现腹泻、呕吐、腹痛、发热、咳嗽、咽痛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暂停其工作,并及时就医,病愈后方可重新上岗。同时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踪、病愈返岗复工的登记报告。

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的从业人员,便检连续2天阴性后方可恢复工作。

此外,消毒工作更要到位,针对诺如病毒消毒一般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意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


应建立食堂环境清洁消毒制度,每天对食堂通风换气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如发生诺如病毒感染,应立即开展消毒工作。食堂应合理安排就餐人员错时、错峰有序就餐,同向就餐,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消毒重点场所为病人可能到过的场所,包括食堂、教室、宿舍等,消毒重点对象包括病人餐饮具、排泄物、呕吐物及其容器、厕所以及病人经常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衣物等。

食品用具的消毒:首先清除食物残渣,其次,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剂,加入99份水)浸泡30分钟以上,再用清水洗净。


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配餐点应早早防范

感染诺如病毒,食物中毒常背锅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RNA病毒,是引起全球人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最主要病原,95%以上的病毒性胃肠炎都是由诺如病毒引起。


   近年来,从普通居民到小学、幼儿园,一旦发生上吐下泻的案例,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食物中毒,把矛头指向食堂,诺如病毒却被忽略,即便经检测被澄清真相后,依然难以服众。


   例如在2019年4月17日,天府新区华阳心悦幼儿园12名幼童出现呕吐症状。4月18日官方检测结果出炉:诺如病毒呈阳性,与学校食品和饮用水无直接关系。


   2018年11月7日,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某班30多个孩子,有20人左右有呕吐腹泻症状,疑似“食物中毒”。后经食药监部门、疾控部门等检测后,被诊断诺如病毒感染。但是,家长们关于校园餐配餐送餐过程中分部分、分环节的污染问题却仍存质疑。


   究其原因,是感染诺如病毒,与食物中毒引发的症状有相似之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时还可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两者很难辨别。


为保障学生就餐安全同时避免纠纷,食堂单位应做好防范工作,在所经营范围内从源头遏制诺如病毒的产生。

诺如病毒的病原学特征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为圆形,直径25~35纳米,内含单股正链RNA,表面无包膜。诺如病毒具有多个基因型,目前,按照其主要衣壳蛋白序列被分为10个基因簇,GI、GII、GIV、GVIII和GIX型病毒可感染人类,被称为“人源诺如病毒”;其中,GI型和GII型诺如病毒是引起人类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类型。


   诺如病毒对各种环境因子有较强的抵抗力,在60℃下加热30分钟仍具有活性,在pH值2.7的酸性环境中可存活3小时,在冷冻环境下能够存活数年。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没有灭活效果,但使用较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处理污水1小时后余氯浓度大于10mg/L)可灭活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变异快、免疫保护时间短。有研究表明,诺如病毒的免疫保护力可持续6~24个月,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的诺如病毒,不同基因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也就是说,即使先前感染过诺如病毒,同一个体仍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毒株的诺如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诺如病毒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传播,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每年10月到翌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的高发季节。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使得人群聚集场所常会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


传染源


   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即可排出诺如病毒,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约2~3周,最长排毒期有报道超过56天。病情重及病程长者排病毒期亦延长。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具有传染性。

传播方式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以粪-口传播为主。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如处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都会被传染;也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其中水产品(如牡蛎等贝壳类生物)被污染可导致流行。


易感人群


   全人群普遍易感,尤其以成年人及大龄儿童居多。在我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为15%左右。


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病急,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腹泻每日数次或10多次,水样便或黄稀便。儿童患者可先出现呕吐水样物,然后出现腹泻。


感染诊断


   化验检查血象无特异性表现,粪便检查为水样便,无菌生长。依据病原学检查方能确诊:放射免疫(RIA)法或酶免疫法(EIA)查粪便中的抗原;核酸检查斑点杂交法查病毒RNA,或用RT-PCR法扩增标本中病毒RNA;酶免疫法检测患者血中特异性抗体;免疫电镜检查粪便标本中的病毒,但常因病毒量少而不易查到。


治疗方法


   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不需要进行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但少数症状严重的患者须及时进行治疗。目前,诺如病毒感染无疫苗和特效药物,以一般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为主。不需服用抗生素,应及时补充呕吐和腹泻时消耗的水分;补充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能帮助患者平衡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脱水严重者应予以静脉补液,同时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特别注意补钾。思密达可作为肠黏膜保护剂用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治疗。

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配餐点应早早防范


预防方法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2.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喝开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


3.患病期间居家隔离


   患者应根据病情居家或入院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检测呈诺如病毒阳性但无感染性腹泻症状的隐性感染者,也须居家隔离3天。患者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幼儿。

4.做好消毒工作

    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须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无人的空间可定期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每次不少于30分钟。